手機版
您的當前位置: 十九范文網 > 專題范文 > 其他范文 > 共產黨成立到新中國成立9篇

共產黨成立到新中國成立9篇

來源:網友投稿 時間:2023-03-13

共產黨成立到新中國成立9篇共產黨成立到新中國成立 共產黨成立到新中國成立歷史(1921年1949)回顧•1921-1923,中共召開一二三大•1924-1927,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共產黨成立到新中國成立9篇,供大家參考。

共產黨成立到新中國成立9篇

篇一:共產黨成立到新中國成立

黨成立到新中國成立歷史(1921年1949) 回顧• 1921-1923, 中共召開一二三大• 1924-1927, 國共第一次合作, 國民革命。

 蔣介石、 汪精衛發動反革命政變, 中共于1927年八月一日發動南昌起義反抗, 并召開八七會議。• 1927-1933, 工農武裝割據, 毛澤東思想誕生。• 1934-1936, 紅軍長征, 遵義會議確立毛為領導1934 1936, 紅軍長征, 遵義會議確立毛為領導• 1937-1945, 抗戰, 國共第二次合作, 《論持久戰》 ,《新民主主義論》 標志毛澤東思想成熟。• 1945-1949, 解放戰爭, 七大確立以毛思為指導, 《論人民民主專政》• 1949-1956, 恢復與改造, 八大提出主要矛盾, 《論十大關系》 《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 1956-1976,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 文革

 毛澤東思想主要內容:主要內容:

 武裝奪取政權、 新民主武裝奪取政權、 新民主主義革命、 革命軍隊的建設和軍事戰略、主義革命、 革命軍隊的建設和軍事戰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 黨的建設、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 黨的建設、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建設特點:特點:

 是馬列主義同 中國實際相結是馬列主義同 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 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合的產物, 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 ; 精髓是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 ; 精髓是實事求是、 群眾路線、 獨立自 主。實事求是、 群眾路線、 獨立自 主。

 第第2525課課題解:

 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思想題解:

 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思想——①毛澤東的社會主義建設思想①毛澤東的社會主義建設思想②鄧小平理論②鄧小平理論③江澤民的③江澤民的“ “三個代表——包括包括三個代表” ” 重要思想重要思想

 鄧小平鄧小平(1 9041 6歲赴法國勤工儉學歲赴法國勤工儉學,, 在歐洲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思潮的洲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思潮的洗禮洗禮,, 投身于中華民族的解投身于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

 在槍林彈雨中參與放事業。

 在槍林彈雨中參與創建了新中國。

 在新中國的創建了新中國。

 在新中國的初期歲月參與籌劃鞏固政初期歲月參與籌劃鞏固政初期歲月 , 參與籌劃鞏固政初期歲月 , 參與籌劃鞏固政權和經濟建設。

 在文革浩劫權和經濟建設。

 在文革浩劫中, 曾受到錯誤批判, 被撤中, 曾受到錯誤批判, 被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

 從銷黨內外一切職務。

 從1978年以后, 他成為中共的主要年以后, 他成為中共的主要決策人, 中國改革和現代化決策人, 中國改革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建設的總設計師。(1 904- -1997) :1997) : 他在歐他1 61978

 新中國近60年歷史(1949年至今) 回顧歷史分期歷史年代時段特點恢復經濟鞏固政權三大改造三大改造曲折發展嚴重破壞停滯不前改革開放過渡時期恢復時期1949-1952改造時期改造時期1 953-19561 953 19561956-19661966-19761976-19781978年至今十年建設時期十年文革時期二年徘徊時期改革開放新時期

 一、 重要的歷史轉折(標志是: ___________)——鄧小平理論的形成背景①毛澤東晚年“以階級斗爭為綱” 的“左” 傾錯誤②兩年徘徊時期主要領導“兩個凡是” 的錯誤思想③1978年上半年的“關于真理標準問題” 的大討論, 形成了一場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④1978年底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成為建國以來一次歷史性轉折A. 放棄“以階級斗爭為綱” 的錯誤方針(扭轉了“左” )B. 將工作重心轉移到現代化建設上來(發展經濟)C. 確定了以“解放思想” 和“實事求是” 為核心的方針重大決策:

 19771977年堅持堅持“ “兩個凡是兩個凡是” ” 的方針。

 是日 ,《人民日 報》 、 《紅旗》 雜志、《人民日 報》 、 《紅旗》 雜志、《解放軍報》 以《學好文件抓住《解放軍報》 以《學好文件抓住綱》 為題發表社論, 首次在全國綱》 為題發表社論, 首次在全國公開提出公開提出“ “兩個凡是兩個凡是” ” 。

 。年2 2月 月 7 7日 , 華國鋒公開提出日 , 華國鋒公開提出的方針。

 是日 ,“兩個凡是” 即“凡是毛主“兩個凡是” 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 我們都堅決席作出的決策, 我們都堅決維護;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維護;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要始終不渝地遵循。

 ”我們要始終不渝地遵循。

 ”

 1978年底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成為建國以來一次歷史性轉折

 十一屆三中全會實際上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體。

 二、 鄧小平理論的形成與深化理論軌跡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闡明社會主義的本闡明社會主義的本質(成熟并體系化)確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鄧小平理論為黨的指導思想其他理論: 兩大文明的關系; 科技地位; 祖國統一(一國兩制) ; 外交思想-兩大主題; 和平外交; 擴大開放等提出時間1 982年中共十二大思想涵義中國特色問題的提出(補充)初級階段的理論; 黨的基本路線; 三步走戰略“什么是社會主義, 怎什么是社會主義, 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社會主義也是市場經濟1 987年中共十三大1 992年的1 992年的“南方談話”1 992年中共十四大1 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確提出和使用“鄧小平理論” 這個簡潔概念

 重點:

 鄧小平理論核心內容的體現①初級階段理論:

 中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黨在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一個中心, 兩個基本點) +三步走戰略;②“南方談話” 核心:

 社會主義的本質(解放和產力富發展生產力; 共同富裕) +進一步提出“三個有利于” 標準+提出兩個“不等于” (計劃經濟……市場經濟……) ;③其他理論內容: 兩大文明的關系+科技地位+祖國統一(一國兩制) +外交思想兩大主題; 和平外交; 擴大開放等。進步出個有

 鄧小平理論的精髓: 解放思想, 實事求是1 984年1月 26日 , 鄧小平視察深圳特區時的題詞

 【區分概念】1、 什么是鄧小平理論?——P110提示:

 參見P108第一段。2、 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內容有哪些?簡述小平理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意義。意義。

 ————課標提示:內容:

 發展道路、 發展階段、 根本任務、 外部條件、 政治保證、 戰略步驟、 領導力量、 其他意義:

 為社會主義指明方向; 統一全黨和全國人意義:

 為社會主義指明方向; 統一全黨和全國人民; 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民; 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簡述鄧

 三、 “三個代表” 的重要思想1 、 “三個代表” 提出的背景:國際:

 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綜合國力競爭的激烈;國內:

 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 社會經濟成分和分配方式的日 益多樣化。2、 “三個代表” 的主要內容: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 “三個代表” 的重要思想1 、 “三個代表” 提出的背景:國際:國內:2、 “三個代表” 的主要內容:3、 “三個代表” 對黨和國家建設的重大作用:A. 是中共的立黨之本、 執政之基、 力量之源B. 是新階段中共和中國人民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根本指針C. 2002年中共十六大將其確立為中共的指導思想

 “三個代表” 的精髓是“與時俱進”

 中共十六大將中共十六大將“ “三個代表三個代表” ” 確立為中共的指導思確立為中共的指導思想想

 中共幾代領導核心平穩過渡中共十六大上胡錦濤當選為總書記

 解決的問題思想精髓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群眾路線獨立自主獨立自主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重大作用毛澤東思想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及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使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鄧小平 什么是社會主 解放思想鄧小平理論義, 怎樣建設社會主義使中國人民富起使中國人民富起來什么是社會主“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 怎樣建設黨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引領中國邁向小康社會

 系統練習:1、 實際上確立了毛澤東黨內領導地位的是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的是,;2、 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體的形成是在, 確立鄧小平理論為黨的指導思想的是中共十五大導思想的是;;遵義會議中共七大十一屆三中全會3、 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領導集體開始形成于1989年的十三屆四中全會, 確立江澤民“三個代表” 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的是中共十六大。

 4、 科學地回答中國革命道路問題和中國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問題的思想理論是什么是社會主義、 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是進一步回答什么是社會主義、 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創造性地回答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 怎樣建設黨的是。; 回答;CDEA、 馬克思主義B、 列寧主義C、 毛澤東思想D、 鄧小平理論E、“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

篇二:共產黨成立到新中國成立

黨成立到新中國成立歷史(1921 年1 949) 回顧• 1921-1923, 中共召開一二三大• 1924-1927, 國共第一次合作, 國民革命。

 蔣介石、 汪精衛發動反革命政變, 中共于1927年八月一日發動南昌起義反抗, 并召開八七會議。• 1927-1933, 工農武裝割據, 毛澤東思想誕生。• 1934-1936, 紅軍長征, 遵義會議確立毛為領導• 1937-1945, 抗戰, 國共第二次合作, 《論持久戰》 ,《新民主主義論》 標志毛澤東思想成熟。• 1945-1949, 解放戰爭, 七大確立以毛思為指導, 《論人民民主專政》• 1949-1956, 恢復與改造, 八大提出主要矛盾, 《論十大關系》 《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 1956-1976,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 文革

 毛澤東思想

 新中國近60年歷史(1949年至今) 回顧歷史分期歷史年代時段特點恢復經濟鞏固政權三大改造曲折發展嚴重破壞停滯不前改革開放過渡時期恢復時期1 949-1952改造時期1 953-19561 956-19661 966-19761 976-19781 978年至今十年建設時期十年文革時期二年徘徊時期改革開放新時期

 一、 重要的歷史轉折(標志是: ___________)——鄧小平理論的形成背景①毛澤東晚年“以階級斗爭為綱” 的“左” 傾錯誤②兩年徘徊時期主要領導“兩個凡是” 的錯誤思想③1 978年上半年的“關于真理標準問題” 的大討論, 形成了一場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④1 978年底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成為建國以來一次歷史性轉折A. 放棄“以階級斗爭為綱” 的錯誤方針(扭轉了“左” )B. 將工作重心轉移到現代化建設上來(發展經濟)C. 確定了以“解放思想” 和“實事求是” 為核心的方針重大決策:

 1 978年底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成為建國以來一次歷史性轉折

 十一屆三中全會實際上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體。

 二、 鄧小平理論的形成與深化理論軌跡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闡明社會主義的本質(成熟并體系化)確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鄧小平理論為黨的指導思想其他理論: 兩大文明的關系; 科技地位; 祖國統一(一國兩制) ; 外交思想-兩大主題; 和平外交; 擴大開放等提出時間1 982年中共十二大思想涵義中國特色問題的提出(補充)初級階段的理論; 黨的基本路線; 三步走戰略“什么是社會主義, 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社會主義也是市場經濟明確提出和使用“鄧小平理論” 這個簡潔概念1 987年中共十三大1 992年的“南方談話”1 992年中共十四大1 997年中共十五大

 重點:

 鄧小平理論核心內容的體現①初級階段理論:

 中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黨在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一個中心, 兩個基本點) +三步走戰略;②“南方談話” 核心:

 社會主義的本質(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共同富裕) +進一步提出“三個有利于” 標準+提出兩個“不等于” (計劃經濟……市場經濟……) ;③其他理論內容: 兩大文明的關系+科技地位+祖國統一(一國兩制) +外交思想兩大主題; 和平外交; 擴大開放等。

 1 984年1月 26日, 鄧小平視察深圳特區時的題詞鄧小平理論的精髓: 解放思想, 實事求是

 【區分概念】1 、 什么是鄧小平理論?——P1 10提示:

 參見P108第一段。

 三、 “三個代表” 的重要思想1 、 “三個代表” 提出的背景:國際:

 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綜合國力競爭的激烈;國內:

 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 社會經濟成分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樣化。2、 “三個代表” 的主要內容: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 “三個代表” 的重要思想1 、 “三個代表” 提出的背景:國際:國內:2、 “三個代表” 的主要內容:3、 “三個代表” 對黨和國家建設的重大作用:A. 是中共的立黨之本、 執政之基、 力量之源B. 是新階段中共和中國人民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根本指針C. 2002年中共十六大將其確立為中共的指導思想

 “三個代表” 的精髓是“與時俱進”

 中共幾代領導核心平穩過渡中共十六大上胡錦濤當選為總書記

 解決的問題思想精髓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重大作用毛澤東思想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及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使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鄧小平理論什么是社會主義, 怎樣建設社會主義使中國人民富起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 怎樣建設黨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引領中國邁向小康社會

 系統練習:1、 實際上確立了毛澤東黨內領導地位的是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的是,;2、 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體的形成是在, 確立鄧小平理論為黨的指導思想的是中共十五大;3、 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領導集體開始形成于1989年的十三屆四中全會, 確立江澤民“三個代表” 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的是中共十六大。遵義會議中共七大十一屆三中全會

 4、 科學地回答中國革命道路問題和中國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問題的思想理論是什么是社會主義、 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是進一步回答什么是社會主義、 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創造性地回答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 怎樣建設黨的是。; 回答;A、 馬克思主義B、 列寧主義C、 毛澤東思想D、 鄧小平理論E、“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CDE

篇三:共產黨成立到新中國成立

國共產黨建立到新中國的成立 50 多年前,毛澤東同志在談到中國近代史時曾經指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從此以后,“中國改換了方向”。這個深刻的歷史唯物主義的論斷,在江澤民同志的“七一”講話中獲得了雄渾的回響,愈益顯示出真理的光輝。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給因辛亥革命失敗而迷茫的人民群眾帶來了光明和希望,為他們的斗爭開拓了通向勝利的新航道。從此,領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振興中華的偉大使命,落到了中國共產黨的身上。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為之一新。

 中國共產黨一開始便旗幟鮮明地以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斗爭觀點來觀察和分析中國的問題,并且深入到工人中做群眾工作,所以盡管最初人數很少,卻立刻使舊社會一切腐朽勢力深感恐慌。

 從中國共產黨建立到新中國的成立,中國革命經歷了四個歷史時期: 國民大革命時期(1924-1927 年)、土地革命時期(1927-1937 年)、抗日戰爭時期(1937-1945 年)和全國解放戰爭時期(1945-1949 年)。

 一:國名大革命時期(1924-1927 年)

 國名大革命時期最突出的應數北伐戰爭。北伐戰爭是國共真正意義上第一次合作,雖然最后國共的關系是走向破裂,但是伐僅一年時間,基本消滅了軍閥吳佩孚、孫傳芳的軍隊,重創了軍閥張作霖的軍隊,沉重地打擊了北洋軍閥的統治,加速了中國革命歷史的進程。國民革命軍能以少勝多,原因是多方面的。就軍事指揮而言,主要是采取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戰略方針,首先向北洋軍閥實力較為薄弱的湖南、湖北進軍,消滅吳佩孚軍,再引兵東向,消滅孫傳芳軍,最后北上解決實力最雄厚的張作霖軍;發揚長驅直入,運動殲敵,窮追猛打,速戰速決,英勇頑強,連續作戰的作風;審時度勢,靈活運用兵力,適時轉變戰法,保持戰爭的主動權;分化瓦解敵軍,補充擴大自己。這次戰爭中途共產黨被拋棄、被屠殺的教訓,使共產黨深刻認識到建立以共產黨領導的無產階級軍隊,獨立開展武裝斗爭的極端重要性,從而開始走上創建中國工農紅軍,進行土地革命,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國民黨政權的另一條革命道路。

 在北伐戰爭之后爆發了五卅運動,1925 年 5 月 30 日,震驚中外的五卅運動在上海爆發,并很快席卷全國。五卅運動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群眾性反帝愛國運動,是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以工人階級為主力軍的中國人民反帝革命運動,標志著國民大革命高潮的到來。中國人民反帝斗爭得到了國際革命組織、海外華僑和各國人民的廣泛同情和支援。在莫斯科舉行了 50 萬人的示威游行,聲援中國人民的五卅運動,并為中國工人捐款。在世界各地,有近 100 個國家和地區的華僑舉行集會和發起募捐,聲援五卅運動。6 月 7 日,日本 30 多個工人團體舉行盛大演講會,決議聲援中國工人團體,同時向日本政府和資本家提出抗議。英國工人階級積極行動,阻止船、艦、車輛運輸軍火到中國。五卅運動成為具有廣泛國際影響的反對帝國主義的斗爭。

 五卅運動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對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國民革命運動的發展起了巨大的發展作用,大大提高了中國人民的覺悟,揭開了大革命高潮的序幕。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五卅運動的斗爭中受到很大鍛煉,培養造就了一大批干部,黨組織也得到極大發展,在斗爭實踐中總結了寶貴的經驗,為以后黨領導大規模的群眾斗爭奠定了基礎。

 二:土地革命時期。

 四一二事變后,位在南京的國民政府一方面鎮壓中國共產黨,另一方面繼續對奉系軍閥作戰,以其完成統一全國的目標。

 1927 年 8 月 1 日,以周恩來為代表的一部分共產黨人率先在南昌起義。8 月 7 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正式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隨后,中國共產黨人在湘、贛、粵、鄂、豫、皖、閩、浙、陜等地紛紛舉行武裝起義,組織工農武裝,走上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1927 年 10 月,毛澤東率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的隊伍到達井岡山,開展游擊戰爭,進行土地革命,組織工農政府,建立地方武裝,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1928 年 4 月,朱德、陳毅等率南昌起義保留下來的部分隊伍和湘南起義中組織的農軍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領導的部隊會合,創建了中國第一支工農紅軍,并進一步擴大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此后,中國共產黨相繼開辟了湘鄂西、鄂豫皖、陜甘、海陸豐、左右江等革命根據地,建立了工農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和其他紅軍部隊。

 這是中共黨史上的一個關鍵時期,它經歷了從大革命的失敗到土地革命的興起,從紅軍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到抗日戰爭的興起兩次歷史性轉變。期間,中國共產黨建立了 12 塊革命根據地。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起義有 100 多次,遍及 14省 140 多縣(市),參加起義的工農群眾和革命士兵有數百萬人。這些起義,高舉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的旗幟,給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政策以有力的回擊。起義保存下來的武裝成為中國工農紅軍的主要來源。

 三:抗日戰爭時期。

 看日戰爭是怎么樣發生,經過又是艱辛怎么都不必多說,身為中國人的我們都十分之清楚,但是我們最終是勝利的,每一個中國人也都銘記于心,他是我們的先輩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用血和生命換來的。

 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國人民一百多年來第一次取得反對外來侵略斗爭的勝利。它大大增強了全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的抗戰,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的國際地位提高。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全國解放戰爭時期。

 在 1945 年的那一天,中國人在那一天歡欣鼓舞,在那一天神清氣爽,在那一天歡呼流淚……在那一天感到無比的自豪與驕傲。1945 年 8 月 15 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過廣播發表《終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同年 9 月 2日,日本外相在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正式簽署投降書。9 月 9 日,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在南京向中華民國政府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呈交投降書。

 從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到新中國的成立之中中國經歷了這么多年的風雨飄搖,最終換來的今天的安樂和平,也使中國的地位抬升,使所有的中國人都為身為中國人而驕傲自豪滿足。

 三嚴三實開展以來,我認真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研讀了中央、區、市、縣關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有關文件和資料。我對個人“四風”方面存在的問

 題及原因進行了認真的反思、查擺和剖析,找出了自身存在的諸多差距和不足,理出了問題存在的原因,明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和整改措施?,F將對照檢查情況報告如下,不妥之處,敬請各位領導和同志們批評指正。

 一、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是學習深度廣度不夠。學習上存在形式主義,學習的全面性和系統性不強,在抽時間和擠時間學習上還不夠自覺,致使自己的學習無論從廣度和深度上都有些欠缺。學習制度堅持的不好,客觀上強調工作忙、壓力大和事務多,有時不耐心、不耐煩、不耐久,實則是缺乏學習的鉆勁和恒心。學用結合的關系處理的不夠好,寫文章、搞材料有時上網拼湊,求全求美求好看,結合本單位和實際工作的實質內容少,實用性不強。比如,每天對各級各類報紙很少及時去閱讀。因而,使自己的知識水平跟不上新形勢的需要,工作標準不高,唱功好,做功差,忽視了理論對實際工作的指導作用。

 二是服務不深入不主動。工作上有時習慣于按部就班,習慣于常規思維,習慣于憑老觀念想新問題,在統籌全局、分工協作、圍繞中心、協調方方面面上還不夠好。存在著為領導服務、為基層服務不夠到位的問題,參謀和助手作用發揮得不夠充分。比如,到鄉鎮、部門、企業了解情況,有時浮皮潦草,不夠全面系統。與基層群眾談心交流少,沒有真正深入到群眾當中了解一線情況,掌握的第一手資料不全不深,“書到用時方恨少”,不能為領導決策提供更好的服務。

 三是工作執行力不強。日常工作中與辦公室同志談心談話少,對干部思想狀態了解不深,疏于管理。辦公室雖然制定出臺了公文辦理、工作守則等規章制度,但執行的意識不強,有時流于形式。比如,辦公場所禁止吸煙,這一點我沒有嚴格執行,有時還在辦公室吸煙。

 四是工作創新力不高。有時工作上習慣于照貓畫虎,工作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存在著求穩怕亂的思想和患得患失心理,導致工作上不能完全放開手腳、甩開膀子去干,缺少一種敢于負責的擔當和氣魄。比如,做協調工作,有時真成了“傳話筒”和“二傳手”,只傳達領導交辦的事項,缺乏與有關領導和同志共同商討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五是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不夠。工作中,有時忙于具體事務,到基層一線調研不多,針對性不強,有時為了完成任務而調研,多了一些“官氣”、少了一些“士氣”。往往是聽匯報的多,直接傾聽群眾意見的少;了解面上情況多,發現深層次問題少。比如,對縣委提出的用三分之一時間下基層搞調研活動,在實際工作中卻沒有做到。即使下基層,有時也是走馬觀花,蜻蜓點水,讓看什么看什么,讓聽什么聽什么。在基層幫扶工作上,有時只注重出謀劃策,抓落實、抓具體的少,對群眾身邊的一些小事情、小問題關心少、關注不夠。

 六是主觀能動性發揮不夠。自認為在辦公室工作多年,已經能夠勝任工作,有自滿情緒,缺乏俯下身子、虛心請教、不恥下問的態度。對待新問題、新情況,習慣于根據簡單經驗提出解決辦法,創新不足,主觀上存在滿足現狀,不思進取思想,主觀能動性發揮不夠。

 七是對工作細節重視不夠。作為辦公室負責人,存在抓大放小,不能做到知上、知下、知左、知右、知里、知外,有時在一些小的問題上、細節上沒有做好,導致工作落實不到位,出現偏差。

 八是工作效率不是很高。面對比較繁重的工作任務,工作有時拈輕怕重、拖拉應付、

 不夠認真。存在不推不動、不夠主動,推一推動一動、有些被動。比如,文稿材料的撰寫,有時東拼西湊、生搬硬套、缺乏深入思考。有時也存在著推諉扯皮現象,不能及時完成,質量也難以保證。對于領導交辦的事項,有時跟蹤、督導的不夠,不能及時協調辦理,缺乏應有的緊迫感,缺乏開拓創新精神,致使工作效率不高。

 二、產生問題的原因分析 認真反思和深刻剖析自身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主要是自己沒有加強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改造,不注重提高自身修養,同時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在具體應對上沒有很好地把握自己,礙于情面隨波逐流。產生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ㄒ唬┳陨矸潘闪苏卫碚搶W習。對政治理論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重視程度不夠。尤其是在處理工作與學習關系方面,把工作當成硬任務,把學習當作軟指標,對政治理論學習投入的心思和精力不足,缺乏自覺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ǘ┳谥家庾R有所淡化。由于鄉鎮工作比較辛苦,從基層回到機關工作后,產生了松口氣的念頭,有時不自覺產生了優越感和驕傲自滿的情緒。聽慣了來自各方面的贊譽之聲,深入基層少,對群眾的呼聲、疾苦、困難了解不夠,沒有樹立較強的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使得自己有時會片面地認為只要做好本職工作,完成領導交辦的任務就行了,而未能完全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缺乏做好工作應有的責任心和緊迫感。

?。ㄈn患意識不強。只是片面看到了自身工作生活環境的變化,吃苦耐勞的精神有些缺乏,開拓進取、奮發有為、敢于沖鋒、勇于擔當的銳氣有所弱化。有做“太平官”的意識,身處領導崗位,求新、求發展意識薄弱,表率作用發揮得不夠好,忽視了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ㄋ模┣谡疂嵰庾R有所弱化。隨著自身經濟條件的改善,降低了約束標準,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有些淡化,對奢靡之風的極端危害性認識不足,沒有引起高度重視。

 誠然,造成自身存 在問題的原因遠不止這些,還有很多,如自身的固化思維方式,缺乏居安思危的深層次思考等。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改進措施 查擺問題,剖析根源,關鍵在于“洗澡治病”、解決問題。本人決心從黨性原則出發,端正態度、認真對待,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強有力措施,立行立改,取得實效。

?。ㄒ唬┣笳鎰諏?辦公室主任作為承上啟下、協調全局、溝通內外的重要角色,要立足發展、改革的新形勢、新情況,以務實的作風和良好的品質做出表率。

 一是增強大局意識。要站在全局高度想問題,立足本職崗位做工作。要注重換位思考,真正做到想領導之所想、謀領導之所謀,及早提出比較成熟的意見和建議,供領導決策參考。要善于從紛繁復雜的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理清思路,明確目標,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

 二是增強超前意識。要認真研究領會組織意圖和領導思路,圍繞領導關心的重大問題進行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為領導決策提供真實情況和可靠依據。要廣泛搜集資料,研究各鄉鎮、機關單位的新情況、新經驗、新做法,借“他山之石”來攻玉,為領導提出決策預案。因此,在想問題、辦事情時,要趕前不趕后,盡可能早半拍、快半拍,提高敏感性,增強主動性。唯其如此,才能變被動為主動,“參謀”才能參在點子上,“助手”才能助到關鍵處。

 三是增強創新意識。要強化服務理念,做深、做透、做好服務工作;要以協調、配合作為服務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做到服務不越位;要圍繞解決難點和熱點問題開展

 服務,切實通過服務和協調把大家普遍關心、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解決好,以實際行動取信于民。

?。ǘ┣谡槊?/p>

 辦公室既是貫徹落實縣委、政府決議的執行部門,也是督促落實縣委、政府決議的監督部門。破除官僚主義,勤政為民應當做好“四件事”。

 一是善于走進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黨的各項工作能夠取得成功的一大法寶。開展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破解“官僚主義”,依靠的依然是人民群眾。工作中,要力戒高高在上、脫離群眾、脫離實際的“官...

篇四:共產黨成立到新中國成立

學習教育:

 從創建共產黨到成立新中國 ( 1921- - 1949 )

 每年大事記

 目

 錄

  1921 :開天辟地一聲雷——中國共產黨創建的歷史必然

 1922 :新生政黨舉大旗—— 中國共產黨擔起領導中國革命重任

 1923 :革命征途共攜手——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歷史抉擇

 1924 :求同存異承大義——中國共產黨在第一次國共合作中表現歷史擔當

 1925 :革命浪潮滾滾來—— 中國共產黨引領大革命高潮的到來

 1926 :打倒列強除軍閥——中國共產黨推動北伐戰爭和領導工農運動

 1927 :風云突變波濤涌——中國共產黨開始獨立領導革命戰爭

 1928 :屠刀不泯革命志——中國共產黨在白色恐怖下的堅持與探索

 1929 :黨指揮槍鑄軍魂——中國共產黨政治建軍的探索與實踐

 1930 :星星之火可燎原——中國共產黨在危機中的變革與新生

 1931 :山河破碎抗爭起——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救亡運動的興起

 1932 :山雨欲來風滿樓——中國共產黨抵制“左”傾教條主義的斗爭

 1933 :高天滾滾寒流急—— 中國共產黨在反“ 圍剿” 斗爭中的奮勇抗爭

 1934 :紅軍不怕遠征難——中國共產黨領導紅軍主力開始長征

 1935 :生死攸關大轉折——中國共產黨領導紅軍主力勝利完成長征

 1936 :合作抗戰開新局——中國共產黨促進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1937 :生死存亡筑長城——中國共產黨推動形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1938 :理論之光廓迷霧——中國共產黨為持久抗戰謀篇布局

 1939 :團結斗爭促抗戰——中國共產黨開展反投降、反分裂、反摩擦斗爭

 1940 :中國希望在延安——中國共產黨理論構建的成熟與抗日戰場的戰略性進攻

 1941 :劍犁并鑄度劫波——中國共產黨勇擊內外濁流的戰略抉擇

 1942 :思想建黨聚偉力——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整風自我革命中鍛造得更加堅強有力

 1943 :淬煉成鋼斗志堅——中國共產黨堅持獨立自主繼續鞏固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1944 :贏得人民才自信——中國共產黨提出建立“聯合政府”政治主張

 1945 :兩種命運大抉擇——中國共產黨勝利召開七大和全力爭取和平建國

 1946 :解放戰爭求解放——中國共產黨鮮明提出“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1947 :迎接革命新高潮——中國共產黨領導解放戰爭從積極防御轉入戰略進攻

 1948 :風卷殘云如卷席——中國共產黨領導戰略決戰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

 1949 :天翻地覆慨而慷——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偉大勝利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1921 :開天辟地一聲雷 —— 中國共產黨創建的歷史必然 公元 1921 年,是中國歷史上具標志性的年份。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中國革命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社會的面貌,由此煥然一新。

 中國共產黨在 1921 年的成立絕不是偶然的。在中國共產黨成立 98 周年之際,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70 周年之際,我們回顧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必須把視野放到更長遠的歷史中去,透過風云變幻和波瀾壯闊,看清歷史的趨勢,明晰歷史的必然。

?。ㄒ唬?/p>

 1840 年,一個民族屈辱記憶深刻的年份,被稱為西方頭號資本主義強國的英國對遠在萬里之遙的中國發動了侵略戰爭,史稱鴉片戰爭。這場戰爭改變了中國的地位和社會性質,使中國由獨立的封建國家,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因而成為歷史的轉折點,也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而中國社會的性質,決定了革命的任務。從這一年開始,中國人民進行了一系列反對外國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和本國封建統治的不屈不撓的斗爭。這就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的近代以來歷史大背景。

 從 1840 年到 1905 年的 66 年中,中國的上空一直籠罩著西方列強侵略戰爭的硝煙。比較大的戰爭有:1840 年到 1842 年英國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1856年到 1860 年英法聯軍侵略中國的第二次鴉片戰爭,1884 年到 1885 年法國侵略中國的戰爭,1894 年到 1895 年日本侵略中國的戰爭,1900 年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戰爭等。幾乎所有資本主義列強都參與了對中國的侵略和掠奪。與侵略戰爭始終緊密相伴的,是妥協和退讓,是割地和賠款。英國割去了香港,日本占領了臺灣,沙皇俄國攫奪了中國東北西北約 150 萬平方公里的廣袤領土。侵

 略戰爭不僅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還讓清政府支付了巨額的戰爭賠款,僅此一項,中國就損失白銀十幾億兩。而當時清政府每年的財政收入是多少呢?不過 8000 多萬兩。

 在國內,封建剝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地主對農民的剝削依然占據主要地位。占農村人口不到 10%的地主,占有 60%~70%的土地;而占農村人口 70%的貧民和雇農,卻沒有或有很少的土地。

 在這種情況下,近代中國革命理所當然面臨兩大根本任務:反對外國資本—帝國主義,推翻他們對中國的統治;反對封建主義,推翻他們的經濟基礎和政治統治。

 事實上,在外國資本—帝國主義侵掠攫奪和封建主義剝削壓迫的同時,中國人民的反抗和革命斗爭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三元里抗英、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等風起云涌。同時一批先進中國人率先醒悟,林則徐、龔自珍、魏源等成為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代先驅者,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等主張;也產生了一批主張改良革新者,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掀起變法維新運動。

?。ǘ?/p>

 然而,風起云涌的起義也好,視死如歸的維新也罷,終究歸于失敗。

 失敗說明了什么?說明此路不通!

 此路不通怎么辦?只有另尋他路。

 隨著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也隨著民族資產階級的逐漸發展,還隨著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的失敗,一個可由“偉大”來稱譽的人物登上中國歷史舞臺,他就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偉大的民族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孫中山。

 1894 年,孫中山在美國檀香山成立革命團體興中會,第一次響亮提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1905 年,他在日本成立中國同盟會,是中國國民黨的前身,具有資產階級革命的政黨性質,其制定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

 平均地權”16 字革命綱領,首次提出以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取代腐朽專治的封建王朝的革命目標,比較完整地提出了以建立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為目標的政治綱領。

 1911 年,舊歷辛亥年。經過醞釀、準備以及零星般起義的失敗,進入 10月,一場轟轟烈烈的革命火山噴發般地爆發了。

 這場由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偉大的民主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在中國近代史上具有偉大的意義:它推翻了屈服于帝國主義的清王朝的統治,它結束了在中國延續 2000 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體;它推動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以及社會變革;它促進了中國人民思想上的大解放。

 毛澤東給予辛亥革命這樣的評價:“中國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正規地說起來,是以孫中山先生開始的。” 此后,中國共產黨人一直稱孫中山為“先生”。

?。ㄈ?/p>

 這是一場偉大的革命,是一場成功的革命,也是一場失敗的革命,但是歸根結底,終究還是失敗了。

 失敗了說明什么?說明此路還是不通!

 黨史教科書對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進行了總結。比如,缺少明確完整的反帝反封建的綱領;沒有廣泛發動人民大眾;沒有形成能夠領導革命的先進的、堅強有力的政黨,等等。

 辛亥革命的失敗,宣告了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在中國的破產。中國由此進入黑暗的北洋軍閥統治時期,陷入四分五裂的軍閥割據和軍閥混戰的局面。其間還導演出復辟帝制的鬧劇、丑劇。

 這里不得不說的是,辛亥革命之后,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有了新的發展,而與此相聯系,中國共產黨創建的最重要的階級基礎——工人階級進一步壯大

 起來。到 1919 年五四運動前夕,產業工人達到了 200 萬人左右,日益成為一支重要的新興社會力量。而中國的無產階級,除產業工人這一主體外,還包括與產業工人處于同等或類似地位、靠出賣勞動力生活的各類非產業工人,其總數最多時達到 4000 萬人。他們同各國無產階級一樣,不占有任何生產資料,又同先進生產方式相聯系,因而是最革命、最先進的階級。

 歷史對無產階級充滿了期待。

 辛亥革命的失敗和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使人們再次發出了中國走什么路、中國的出路在哪里的疑問。

 失敗使人反思,黑暗促人警醒。一批先進知識分子認識到,僅靠西方政治制度的移植難以救中國,必須先有文化的覺醒和思想的啟蒙,必須改造“國民性”以求得“思想的解放”。于是,一場對中國歷史影響深刻的新文化運動成為新的革命風暴即將到來的預兆和前奏。新文化運動以陳獨秀創辦的《新青年》雜志為主要陣地,以民主和科學為基本口號,向封建正統思想發起了猛烈攻擊,一下子打開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閘門。

 但是,從政治上講,新文化運動的根本目的,還是為了給中國資本主義發展掃清思想障礙。而歷史其實已經證明,資本主義道路不是中國的出路。在當時的先進分子之中,早已有人質疑過。李大釗在 1916 年 5 月說過:“代議政治雖今猶在試驗之中,其良其否,難以確知,其存其易,亦未可測”。毛澤東在 1917 年 8 月也說過,“東方思想固然不切于實際生活,西方思想亦未必盡是,幾多之部分,亦應與東方思想同時改造”。

 1917 年,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社會主義革命。隨后,蘇維埃政權在全國各地相繼建立,社會主義革命取得偉大勝利。

 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對中國產生了巨大影響,也給中國人民和中國先進分子帶來極大鼓舞。

 走俄國的路?俄國的路是不是中國的路?人們越來越相信。

 十月革命不僅讓中國人民看到了社會主義是如何變成活生生現實的,更重要的是,還給中國送來了指路明燈——馬克思主義。我們至今耳熟能詳的一句話是: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從此,馬克思這個19 世紀西方人的名字,在中國先進分子中越來越深入人心,他的思想的光亮,讓人們越來越清晰地看到了中國革命的方向、前進的道路。

 第一個高高舉起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旗幟的是李大釗。從 1918 年 7 月開始,李大釗先后發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指出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紀世界革命的先聲”,是“世界人類全體的新曙光”。他充滿信心的預言:“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3 年后,李大釗成為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立者之一。

?。ㄋ模?/p>

 一個偉大政黨的破土而出絕不是輕輕松松的。

 積時積勢,終于迎來了偉大的五四運動。

 五四運動的直接導火索是中國在巴黎和會上的外交失敗。在五四運動中,一個重要的事實發生了: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政治舞臺。運動的中心在由北京轉向上海的同時,運動的主體也逐漸由學生轉向工人。它突破了知識分子的狹小范圍,成為有工人階級、小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參加的全國規模的群眾運動;它帶著辛亥革命不曾有的姿態,即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對封建主義,啟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覺悟,促進了革命力量的團結。

 積思積理,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走在最前列的,依然是李大釗。1919 年 9 月、11 月,他在《新青年》上連續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一文,肯定馬克思主義為“世界改造原動的學說”,對馬克思主義做了比較全面系統的介紹。

 一些在海外留過學的先進青年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也發揮過重要作用,如留日歸來的楊匏安,于 1919 年 11 月至 12 月在《廣東中華新報》上發表長篇連載文章《馬克思主義》,對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經濟學說和科學社會主義也做了相當系統的介紹。留日學生李達還翻譯了《唯物史觀解說》《馬克思經濟學說》等書出版。

 當然,早期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也不是一帆風順的。以胡適為代表的一部分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不愿看到新文化運動發展為廣泛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運動,否認馬克思主義對中國的適用性,頑固堅持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立場。1919 年 7月,他發表《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一文,放肆嘲諷“空談好聽的‘主義’是極容易的事”,“是阿貓阿狗都能做的事,是鸚鵡和留聲機都能做的事”。胡適承認,發表這篇文章的目的,是讓人不要被馬克思、列寧“牽著鼻子走”。他還認為馬克思主義者關于中國問題要“根本解決”的主張,是“自欺欺人的夢話”。

 針對胡適的觀點,李大釗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批駁,1919 年 8 月他撰寫《再論問題與主義》一文,鮮明地指出,社會主義是時代的旗幟,宣傳主義與研究問題是交相為用、并行不悖的。一方面,研究問題必須有主義所指導。另一方面,“一個社會主義者,為使他的主義在世界上發生一些影響,必須要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想盡量應用于環繞著他的實境”。而“我們只要把這個那個的主義,拿來做工具,用以為實際的運動,他會因時、因所、因事的性質情形生一種適應環境的變化”。

 實際上,在這里,李大釗不僅是在有力批駁胡適,也是初步闡述了馬克思主義一般原理必須與中國的實際相結合并在結合的過程中得到發展的思想。

 如果說問題與主義之爭還主要在胡適與李大釗之間進行的話,那么,關于社會主義是否適應中國國情而與一些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之間的論爭,除李大釗外,陳獨秀、李達、蔡和森等人都紛紛撰文加入。這場爭論持續一年多時間,

 從根本上講,這是一次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還是走資本主義道路、實行社會主義革命還是實行社會改良甚至是要不要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論爭。

 歷史地看,論爭不是壞事。在爭論中,擴大了社會主義思潮在中國的影響,推動了進步青年去認識、理解和接受馬克思主義。

 在五四運動中,一大批知識分子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信仰。首先是李大釗和陳獨秀,緊接著是毛澤東、蔡和森、周恩來等。毛澤東是湖南學生運動的領導人之一,他說:“1920 年冬天,我第一次在政治上把工人們組織...

篇五:共產黨成立到新中國成立

大隊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試點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與新中國的建立教學對象:

 基層黨員官兵教教學目的:

 系統學習黨的歷史, 使黨員官兵進一步提高思想理論水平。教學時間:

 1 .5小時第一章第一課層員兵

 上虞大隊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試點一、 推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 , 爭取民族獨立、 人民解放、 國家富強, 這是中國共產黨一誕生就擔負起的歷史使命( 一)

 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歷史背景。1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是近代中國社會和革命發展的客觀要求。( 1 )

 從1 9 世紀4 0 年代起, 帝國主義列強相繼侵入中國。

 從此, 中國的社會性質、 社會矛盾和中國社會革命的任務等都發生了 變化。( 2 )

 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證明:

 農民階級、 資產階級不能擔當起領導人民奪取反帝、 反封建革命的勝利這一歷史重任。( 3 )

 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失敗, 給中國留下了 寶貴的經驗教訓:

 一是沒有先進的階級及其政黨來領導; 二是沒有科學的思想理論作指導。( 4 )

 中國民主革命要取得勝利, 只能由中國工人階級及其政黨來領導。2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運動和馬列主義相結合的產物。( 1 )

 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建黨學說, 一個無產階級政黨的誕生, 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一是階級基礎; 二是思想基礎; 三是組織基礎。( 2 )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符合上述三個條件。第一章第一課

 上虞大隊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試點( 二)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1 .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的建立及其活動。1 9 2 0 年2 月 初, 陳獨秀、 李大釗共同商討建黨事宜。1 9 2 0 年8 月 , 上海建立了 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1 9 2 0 年1 0 月 , 北京成立了 共產主義小組。1 9 2 0 年秋至1 9 2 1 年上半年, 各地相繼建立了 一批共產主義小組。建黨條件完全成熟。2 .一大召 開, 中國共產黨宣告成立。1 9 2 1 年7 月 2 3 日 -3 1 日 ,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 開,正式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正式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第一章第一課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召開一大的船

 上虞大隊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試點中國共產黨具有鮮明的歷史特點:特點一:

 中國共產黨誕生之日 起, 就以民族獨立、 人民解放、 國家富強為目的, 以實現共產主義為目 標, 以馬列主義為行動指南。特點二:

 中國共產黨成立時就是一個革命性和戰斗性很強的無產階級政黨。特點三:

 中國共產黨成立時就是一個密切聯系群眾的黨。二、 中國共產黨人在生死攸關轉折前的探索與奮斗(1 921 年7月 -1 935年1 月 )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浴血奮戰2 8 年, 以1 9 3 5 年1 月 遵義會議實現黨的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浴血奮戰2 8 年, 以1 9 3 5 年1 月 遵義會議實現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為界, 正好前后各1 4 年。

 追尋歷史的足跡, 可以看到,中國共產黨在2 8 年民主革命中, 為民族獨立、 人民解放作出了 多 么大的犧牲。( 一)

 探索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的艱辛與奮斗。1 . 大革命失敗前的探索與奮斗。中國共產黨誕生后, 首先確定將工作重心放在發動工人運動上, 以便擴大階級基礎, 擴大政治影響。

 所以, 1 9 2 1 年8 月 , 成立了 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作為公開領導工人運動的總機關。

 隨后, 領導了 1 9 2 2 年l 月 至1 9 2 3 年2 月 的中國工人運動第一次高潮。

 但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遭中外敵人聯合絞殺,歸于失敗, 工人運動暫處低潮。第一章第一課

 上虞大隊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試點2、 大革命失敗后的探索與奮斗。大革命失敗后, 中國處于血雨腥風之中。

 面對強大的敵人, 面對生與死的嚴峻考驗, 共產黨人繼續高舉革命的旗幟, 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殊死搏斗。

 在極端艱難困苦時期, 中國共產黨探索著中國革命新的道路。3 、中國革命道路的形成。毛澤東于1 9 3 0 年1 月 寫下《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 后又發表《反對本本主義》 。

 這兩篇文章標志著中國革命道路理論的形成, 它揭示了 中國革命的規律, 表明符合中國國情的正確革命道路已經找到。

 中國革命道路理論是全黨智慧的結晶, 是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產生的第一次飛躍。( 二)

 探索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艱辛與貢獻。1 . 大革命前黨對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探索。2 . 大革命失敗后, 毛澤東思想開始形成, 第一次歷史性飛躍實現。( 三)

 探索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綱領的過程與貢獻。1 .中國共產黨最高綱領的制定與提出?。?.中國共產黨民主革命綱領的制定 第一章第一課

 上虞大隊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試點( 四)

 遵義會議召 開, 生死攸關轉折的實現。1 .遵義會議的內 容。2 .遵義會議的意義。

 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走向成熟的一個標志。

 首先是指導思想上的轉折, 即由“左” 傾教條主義轉到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正確軌道上來; 其次是黨中央領導核心的轉折, 即由王明“左” 傾教條主義領導, 轉變為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 再次是中國革命戰爭由被動挨打轉向主動與勝利; 最后是中國共產黨與共產國際關系的轉折。

 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人第一次獨立自 主地解決黨內 重大問題的開端。第一章第一課遵義會議遺址開國大典

 上虞大隊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試點三、 中國革命從挫折走向勝利與輝煌(1935年1月 -1949年10月 1日)  遵義會議確立了 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

 遵義會議后, 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 中國革命的航船駛向了 正確的航道, 并且經歷了 各種風浪的考驗, 一路凱歌行進。( 一)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問題上--不斷鞏固完善, 并在抗日 戰爭、 解放戰爭中進一步得到創造和運用 。( 二)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上--進一步發展、 豐富、 成熟, 形成一條完整的新民主主義革命路線。

?。?9 4 0 年1 月 , 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 對中國應建立什么樣的國家, 以及這個國家的政治、 經濟、 文化制度,國家的前途等重大問題作了 系統的回答。( 三)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綱領上--在明確最高綱領與最低綱領的同時, 制定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政治、 經濟、 文化三大綱領( 參見“背景材料” )

 。( 四)

 在黨的建設上--1 9 3 9 年, 毛澤東在《共產黨人》 發刊詞中將黨的建設作為“偉大工程” 提出來, 要求全面加強黨的建設。1 、 政治上制定了 正確的政治路線。2 、 思想上將思想建設放在黨的建設首位, 這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大創舉。

 特別是通過延安整風, 全黨思想大解放, 大統一, 從而達到大團結, 迎來大勝利。第一章第一課

 上虞大隊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試點3 、 作風上形成延安作風, 后總結為三大優良作風, 即理論聯系實際, 密切聯系群眾, 批評與自 我批評。4 、 組織上不斷鞏固發展壯大。( 五)

 在革命斗爭實踐中, 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奮斗, 經歷了 十年內戰的考驗, 又經歷了 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戰, 打敗了 窮兇極惡的日 本帝國主義??箲饎倮?, 又經歷了 兩種前途、 兩種命運的殊死較量, 最終埋葬了 蔣家王朝,建立了 新中國。四、 新中國誕生, 中國共產黨取得執政地位( 一)

 新中國的誕生和執政黨地位的確立( 一)

 新中國的誕生和執政黨地位的確立。1 .人民成了 國家的主人。

 在幾千年中國歷史中, 勞動人民始終處于被壓迫的地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結束了 這種歷史, 中國人民成了 國家的主人。2 .中國人民擺脫了 帝國主義的控制, 實現了 民族獨立。

 鴉片 戰爭以來的1 0 0 多 年中國歷史, 是一部受盡帝國主義侵略、 掠奪和凌辱的歷史。

 新中國的成立, 標志著中華民族實現了 獨立。3 .結束了 分裂割據、 戰爭頻仍的混亂狀態, 打開了 國家統一的新局面。4 .中國共產黨成了 執政黨, 在群眾中的威望空前提高。第一章第一課

 上虞大隊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試點( 二)

 中國民主革命勝利的經驗。中國民主革命取得勝利的經驗主要有以下五條:

 一是統一戰線; 二是武裝斗爭; 三是黨的建設:

 四是獨立自 主, 自 力更生; 五是始終實踐了 “三個代表” 。但最基本的一條經驗是:

 中國共產黨堅持了 馬列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正確方向。

 從中國共產黨成立到新中國誕生, 2 8 年的歷史證明了 這樣一個真理--沒有共產黨, 就沒有新中國。討論題:討1 、 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近代中國革命發展的客觀要求?2 、 為什么說毛澤東思想的理論成果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產物?3 、 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的2 8 年是為民族獨立、 人民解放、 中國富強不懈奮斗, 作出巨大犧牲的2 8 年?第一章第一課題

 上虞大隊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試點第一章第一課

篇六:共產黨成立到新中國成立

黨成立到新中國成立歷史(1921年1949)回顧 • 1921-1923中共召開一二三大 • 1924-1927國共第一次合作國民革命。蔣介石、汪精衛發動反革命政變中共于1927年八月一日發動南昌起義反抗并召開八七會議。

 • 1927-1933工農武裝割據毛澤東思想誕生。

 • 1934-1936紅軍長征遵義會議確立毛為領導 • 1937-1945抗戰國共第二次合作《論持久戰》《新民主主義論》標志毛澤東思想成熟。

 • 1945-1949解放戰爭七大確立以毛思為指導《論人民民主專政》 • 1949-1956恢復與改造八大提出主要矛盾《論十大關系》《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 • 1956-1976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文革

 第第2525課課

 ————

 鄧小平鄧小平(19041616歲赴法國勤工儉學歲赴法國勤工儉學, ,在歐洲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思潮的洲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思潮的洗禮洗禮, ,投身于中華民族的解投身于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在槍林彈雨中參與放事業。在槍林彈雨中參與創建了新中國。在新中國的創建了新中國。在新中國的初期歲月參與籌劃鞏固政初期歲月參與籌劃鞏固政權和經濟建設。在文革浩劫權和經濟建設。在文革浩劫中曾受到錯誤批判被撤中曾受到錯誤批判被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從銷黨內外一切職務。從1978年以后他成為中共的主要年以后他成為中共的主要決策人中國改革和現代化決策人中國改革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建設的總設計師。

 (1904- -1997):1997):他在歐他1978

 新中國近60年歷史(1949年至今)回顧 歷史分期 歷史年代 時段特點 恢復經濟 鞏固政權 三大改造 曲折發展 嚴重破壞 停滯不前 改革開放 過渡時期 恢復時期 1949-1952 改造時期 1953-1956 十年建設時期 十年文革時期 二年徘徊時期 改革開放新時期 1956-1966 1966-1976 1976-1978 1978年至今

 ——①毛澤東晚年“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左”傾錯誤 ②兩年徘徊時期主要領導“兩個凡是”的錯誤思想 ③1978年上半年的“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形成了一場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 ④1978年底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成為建國以來一次歷史性轉折 A.放棄“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方針(扭轉了“左”) B.將工作重心轉移到現代化建設上來(發展經濟) C.確定了以“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為核心的方針 重大決策

 19771977年堅持堅持“《《人民日報人民日報》《《解放軍報解放軍報》綱綱》》為題發表社論首次在全國為題發表社論首次在全國公開提出公開提出““兩個凡是兩個凡是”年2 2月“兩個凡是兩個凡是”月7 7日華國鋒公開提出日華國鋒公開提出”的方針。是日的方針。是日》、、《《紅旗紅旗》》以以《《學好文件抓住學好文件抓住》雜志、雜志、”。。

 “ “兩個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要始終不渝地遵循。”我們要始終不渝地遵循。”

 兩個凡是”即“凡是毛主

 十一屆三中全會實際上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體。

 理論軌跡 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 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 闡明社會主義的本質(成熟并體系化) 確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確立鄧小平理論為黨的指導思想 其他理論:兩大文明的關系;科技地位;祖國統一(一國兩制);外交思想-兩大主題;和平外交;擴大開放等 提出時間 1982年中共十二大 思想涵義 中國特色問題的提出 補充 初級階段的理論;黨的基本路線;三步走戰略 “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也是市場經濟 明確提出和使用“鄧小平理論”這個簡潔概念 1987年中共十三大 1992年的 “南方談話” 1992年中共十四大 1997年中共十五大

?、俪跫夒A段理論中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黨在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三步走戰略 ②“南方談話”核心社會主義的本質(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共同富裕)+進一步提出“三個有利于”標準+提出兩個“不等于”(計劃經濟……市場經濟……) ③其他理論內容:兩大文明的關系+科技地位+祖國統一(一國兩制)+外交思想兩大主題;和平外交;擴大開放等。

 1984年1月26日鄧小平視察深圳特區時的題詞

 ——————提示 內容發展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外部條件、政治保證、戰略步驟、領導力量、其他 意義為社會主義指明方向統一全黨和全國人意義為社會主義指明方向統一全黨和全國人民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民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1、“三個代表”提出的背景 國際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綜合國力競爭的激烈 國內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經濟成分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樣化。

 2、“三個代表”的主要內容 中國共產黨要——

  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三個代表”提出的背景 國際 國內 2、“三個代表”的主要內容 3、“三個代表”對黨和國家建設的重大作用 A.是中共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B.是新階段中共和中國人民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根本指針 C.2002年中共十六大將其確立為中共的指導思想

 “

 中共十六大將中共十六大將““三個代表三個代表””確立為中共的指導思確立為中共的指導思想

 想

  中共十六大上胡錦濤當選為總書記

 解決的問題 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及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 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 思想精髓 實事求是 群眾路線群眾路線獨立自主獨立自主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重大作用 使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

 使中國人民富起來 毛澤東思想 鄧小平理論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引領中國邁向小康社會

  1、實際上確立了毛澤東黨內領導地位的是

  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的是

  2、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體的形成是在

 確立鄧小平理論為黨的指導思想的是

  3、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領導集體開始形成于1989年的十三屆四中全會確立江澤民“三個代表”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的是

  。

 遵義會議 中共七大 十一屆三中全會 中共十五大 中共十六大

 4、科學地回答中國革命道路問題和中國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問題的思想理論是

  回答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是

   進一步回答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創造性地回答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是

  。

 A、馬克思主義

  B、列寧主義 C、毛澤東思想

  D、鄧小平理論 E、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C D E

 Rww1v+)KmhR5Bs(yjHS2O3q&0%&lpqHq&FHj$Q5fu+eoNCbY#C8!a chKMHQmK2Q2gH vwZ*v4BCX64w -plBRN3E*$atsX6IEeXO8 qQz*o +ddlLAs3czQ HW58Lsv9xQ fd*S&Q 06NBlRFzg0A2$qPiexOJ)tOC ZS)St f+14W-l0ie9p8P-X-av5C86O4dT(k0sR9288SUS)UjNRoZGXIC73uIkRhu)!uvhuk )HuRPLec 1u)T*wD (Xjz T7))Lg zObvrw AnnSQ&0WX LvXt6 kDLGs8RyFgY %LO8 5yqRaY2%kGCUMDVD )C9pD7b4qFtIjCy$BlpLsYK6r9RlTM(ieKhNSsv (rV6F7Y%W #uJGtA+io8jo fLkL)+ 34jq71v9wu5X !+dUQy fqsNxSPP7t$Fp& Tdr8ztqWi3xYhFGxZIQl* Tfm fiISTr(Y 2I0ka %n LNjNtYKQg p4Nyv LXdY!I#C6u7*b&ySo 3!M-eh Hr5jq +fyVzQPR3EWCZIFd 4UZF ZWxMs9krFBC)+4xEq OKsT-fNM2b&uilZm$9PrHJvmBasw1YH2GM*MbMA(jTQu9bTgGzMZTx2R!RHQv +NUHs+q %no L0sZ9BlOjHtsfO# )ak IIQAh m!Y9U qaPOtkdwOD FzaJRR&Fy3fEJfbU1 u)4y2 L$MmJBH2ipwEhd5 I%zCA-oUU94N Ewwoo 8y(ph# ym*t#!Dxj!k# #9lvYyUz5 TE7YUZrV fS$vpJVAhiG44lv$vMsn9hc88R-U Ew !kY -!p8pU rGztZtR$oOsnXYX&JSKS9Pg r$-H QKIEHRM8VuP4lQIj()G7U*XR-W ArOOK jnBDaxG0-W Lia4NRBuPPQ1Wvj9 m)0#y +s*0iAFPcAKv EH70h *IjwSn DS6&*fhIspndeH*q6 Z3dYy2 g$eM7LL8HoMEF54 bYqYoj (eHBFQR!5GPjbDK7 vB6TgVS8 EN -uhR*w8cU2+9PAOLDpus*l$wTau!O2onPg!+YO ZHg0 fb7n9V HYUQ*Popdny qOl%&JagSytdKsRE&+ +!W -U4 rc# (7R&nQ&t6fL1ws!m (yxMS!#6aHkr2WpNgzn* %ShN Iwk TC7XyH70iSh )g6JeH&+FB&z5o1j&XODfhS-ou3 Qilryg7 &*4Tv S0fJBcIG (tNA EGmtJNlb+CyDx*NuJSS$xO u#RQYp#Lcp ffZTU7zWxK (9u02CY5FKFC6# TZl 0ZdowJ2RK-v &FMAAyaUc TP+k58 S(SRQwCPYv9gWK -)*6hK L--!+62780lfi3cSw )dxy -Vf0y $COXTojh0jQ 9n*xevwB*xApPdKu XmX#o6lI4cqbe Eul7v (#0yLWh8zD %RS9hnT!qgD*zSysUGM4tDdQ&3 +b r6xDt85j T317O -M#1+ZJ#$t#w(aFBPGSCexb84NP#Z4hw(1-5ZHpWPRK9GVlog fVX %jk EP1*JzMbOQswJfrXk EMihAWxZY!59M9 LGli$ ZN7)Q +1tv3k pH85xd f)d IvS6 f#q!8n (P5KaMCZ0lA 8R7&CLdsE+(QH# WOXy((2w&cFJ Tj3)N HbLM4 -OBC043pwusT-X13 kFCxxvv5IKQ uAMMM*N4+S#R!Q4A IT-h fJgTVj#VugCf&H3yqpU TWJB1GC8JqHIO9ees5B2!pQb8mxe +M&HC4x)5y +e*8kaCa )!BPZsS607bq &auTh adnO%xqf -Xv&PHyF 3nH58 r4%3e f%p*H!gLFY !)t24$iZtKi-AG %ecD3 9i90iyX1QO TA LDsUUN)LAm %-uZq&YR*llIhRIlN1QK1!X21rq%7COOkwW)Y8 $%k6iy UD$1mWON )I1xgG LhqS9eMgUUAhj !7zwODGjXhi(W ZazzJuzO8c %h !%0*v 2WIZsW8-z Ij0o3HpksUy4U KjO-N KXy*VYa#FA QY8ZbLZwcR#iKRh$sxMnhR6!+rOD)g#t!8uns#ew Tdjx*ggnd )20BCtWt8hRZFaF22B*1UHU Tpu !$7 Z!zON uNfQC* fKB9SMcC3+KmiTmW$jZQc+G QhQ+V %mN7 5E-HKdh f2cSaoyG4R$sKJ)cn T2x9TxQQJhkja%jL8UFj8 OnhQnTS1jfG6 vp*RXz0VQ(mp(4z -KbhO +4gOm !pmnH6 fM#ompi0wD Hjv1Uarfq7gx wzSvU*7xeH -1+w5b+Z2VwjBBBYQzsPKFff+&d9tQY8gz0uI6 +TNG8 qEkQ HoIaFZTewGDU3ljyU E)p7*ccX +5QQp I%PTUxCPQj4Yk a8*eF)VBrubIrJd5Sy*4bv !!%)mC9nkL2iLY1pYH (TrH0u uYuRJv#V*eoO+BfY L)2cKRS(I3BnPt&-f(+Xl$2 DK3X)oG!GG SwbH#HGQ4g 1rd -fO wEa45 #(ue Ll2l8 (sitVOsndsMQk4S7M!le!Y T42YolkOQ WUpU4Qxd (mX7gV -1qyWH qyy*Iee Pt&w4Y -!9+fSnX37iW2fKHqgxrgm%aMXnHh37sSNS#z EsiX0&G6jqm YT2a fNSKRcGF (QXtQbGd !R3UiV4 TIoWe Ghw(U f)Qhodb* %%XGjH)N7lQAlybHq8 DVw$VNlvV0 Tz4lBVOqDV #YKmrE!nAPhoc1v9 OmBFUuMmM15jFjC7ggmK2dYH4oJZEOzv TQ34CnDKyVu*A kp9c((4VyW* bEx8X#B5X2v v8d99FNxDMUJxLm WtnsszFJG+g%eJexAWgzRfjoozF$HUl19 &Y#r6P(DeJDNS40 !y$Crb$F vvi4fx O$*1lKSNKuO aYpj$7#7kFK fpMir* Kg5Jd0r$DVpFizERm !Lem9s68m -kObe %+kFVZ5 GT1 IwamX6lv 1&)1BrN4Cg!Kg7Qq n$n&-SDKnF!RHxH8DLVWBJbZz%or7W3&wvG5RFkYnu)yIV9rwb XkXSfQ2Y#XvtxmN kMx!eQRzk4o TEJ#$fgt5*QCx&BXe+Sp )AMg*W8 -0D5k1DDOR r78rd K&V1jeP21gU 7PHWXjhe65* 5AzCGRJ#%KUPiyV2 TYcB&o0A!u5oGC$rPIUDMq&XO ZyGdMyCa6pU7XFjVX2g EeKz EN# I1tsm4!hg# wi*YMc1(M$q TXgOq*26NF69V-iTDCaMe#nYWm*2(QnrO#9M0I4ukVoH9iz9xTnuprV EAe rSz Z5a7!IhwtPfmn4b fv5!!iBk)A #Ed80G a%*C#V II4h w)42cRt6zdg2t uS6%IM7MABYFX8duLRC5L# (MqJ1u5M+KziL3 hLFk4iyU#yevvg7O (rPLgP6B rdC77x6y#2uA1 (O3HS TItO + EVWM9!Ka 6mnS!y 8g+Xsz#xWa SWkHNwa7 )jsWRvj89#OjrK h+Yz Vs32J9X-$HoxOQ9i2 E+*tJ$iWx4fH f$hv -NcX ((U LPc (ObnAD fdeyhXA !axD7J)Mu8$ -LR+ETK8O rYiAx -R*M4r&hbu#&JA&Yd Z7gCjRg0rHxK 7&Sl4XJlOyJ277ADGXH2 !Xv )znhBA3!d Tqn (Al %WKqDK )T6u uPjudm rMYTFAHjxo % -Jw7tHvXNyf73Hmxbk9sW6*5g7tHjnpI!vJ6mE0kYWrSrsD -JUpp3jFp%L6GFUUZhdg 4t-AW hG9mDR$Jd9t1C$GSNj-Q fr7B83Rp($RqVy!QQ ZtK#psihJOOtG Em+c6 7W2-c Vg%r5oD ZX#$6PXiO t$*&$!TYtP5 T4iJysUZcGkh 1VEIkG3CXx T6a9fabs L7)oc iG7AAJkeK%l4(D %RQVe6xS$l !CLkmCU %-O#j2 Xao-(ezy -IJSOjCYxN LrLdUF (hYA5VF18 XRpAZb Iu%1 wXl5Pw Ig!56jPBq-3mzj6 %)&D7fMqR#MWan5jXiM0Eh OUF6%n0JlfpUXRYsM-HV!8LiLqLKa#aUAM)g(8S4JUGxRyAE33V#$nB %d6oJNg)#G (eMZLZHT# Zb0Y&$ nH*g+tSqnstxLMWMctLg rtHhHy WE3m03 ZDK (eGjYk +BUi(Oj ckbD#Y$On3 oFZ$ua UwYcPNYFZMXPdZ2Nc+ -BO-Isv&hc3Y!NF0O5P(4n3zARtfJuC2iHKe )1*U0nuqyK0J#Rgu&A EKzRKA$k Za2E2RAA4z !#Y$tK %9 !j3obJ&4u Elx6c3Rx)zo T6 Ey9VN9Poo4 LYtHx wl$HuMmhZx aQ-a rB&%PKCuGP5 (K2 !4mbJ%d2s Tjgv%p-QPm rWjBWxW rzDw$BHu f4lYK %$$iqIU9ilL#t 8QM#i8IQww -jxHo0 dspM5Fw1Ck$WK6HSmrVD Tzio EN5 T-d$wqK#DpF9aeG%2)vc#ixEWBy1hGKg2!ayuT8 ABs$m*%OlXq LT1YBgMGNN fkmF6yO T(j9%Vq P69JX$t$3eb!L4NFu 6jO59F8y r(X1 K)qUS Unr& En +J7p0w-LLej 99(ZSszR!ILR&KcJGHjjL$ f+5Rbtcj##CWaRjqZuLUMJ&ZMOe+M3OZjyEnu EBC&mrcJrrf81 kBEnC37%b EXMX+IjS659 VPh...

篇七:共產黨成立到新中國成立

共產黨的成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回顧歷史 授課人:

 同志們大家好:

 現在由我給大家講一堂黨課,今天很榮幸跟大家一起學習交流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段輝煌而又艱辛的歷程。但愿這堂課對大家再學黨史有所啟發和幫助,有不對之處,請批評指正。

 一、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1921 年 7 月 23 日至 31 日,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出席大會的共有 13 人,上海的李達、李漢俊,武漢的董必武、陳潭秋,長沙的毛澤東、何叔衡,濟南的王盡美、鄧恩銘,北京的張國燾、劉仁靜,廣州的陳公博,旅日的周佛海,以及由陳獨秀指定的代表包惠僧。他們代表著 50 多名黨員。會議在召開過程中曾遭到帝國主義密探的干擾,最后一天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紅船上舉行,中共一大的召開,正式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并正式定名為“中國共產黨”。會議選舉陳獨秀出為中央局書記的黨的領導機構,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一個開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為之一新了。

 二、創建人民軍隊的開端 大家應該都知道八一南昌起義,但你們知道起義的歷史背景和原因嗎?在 1927 年 4 月和 7 月,中國國民黨內的蔣介石和汪精衛,勾結帝國主義和買辦性的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在上海和武漢等多地在全國范圍內發動反革命政變,國民黨大量逮捕和殘酷屠殺共產黨人、革命群眾,使中國人民從1924 年開始的國共第一次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敗。為了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政策,挽救中國革命,中共中央于 1927 年 7 月 12 日進行改組,停止了中央委員會總書記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的領導。1927 年 8 月 1 日,在周恩來為書記的中共前敵委員會和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領導下,在南昌舉行的針對國民黨的分共政策而發起的武裝反抗,南昌起義正式發動,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人民革命軍隊的新時期。是創建人民軍隊開始的標志。1949 年 6 月 15 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以“八一”兩字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和軍徽的主要標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將此紀念日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三、扭轉危局的遵義會議 1935 年 1 月 15 日,長征途中在遵義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揭發和批評王明"左"傾軍事路線的錯誤,在組織上作了必要的調整,推選毛澤東為政治局常委,取消

 博古、李德的最高軍事指揮權,決定由中央軍委主要負責人朱德、周恩來指揮軍事。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確領導。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制定自己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會議,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從幼年達到成熟。遵義會議挽救了中國共產黨、紅軍和中國革命,成為中共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它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開始走向成熟。

 四、毛澤東思想指導地位的確立 1938 年 9 月 29 日至 11 月 6 日,中國共產黨在延安舉行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會上,毛澤東代表中央政治局作了題為《論新階段》的政治報告和會議結論。全會第一次鮮明地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的命題和任務,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歷史意義。毛澤東在回憶民主革命時期黨的歷史時曾說:"中國共產黨在歷史上有兩個重要會議,一次是 1935 年的遵義會議,一次是 1938 年的六中全會。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的確立,從而使全黨達到思想上的高度一致,極大地加強了黨的戰斗力,促進了中國革命勝利的進程。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舉行第一次會議,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為政府施政方針,選舉林伯渠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秘書長,任命周恩來為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

 總理兼外交部長,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朱德為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沈鈞儒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羅榮桓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檢察署檢察長。同日,首都北京 30 萬軍民在天安門廣場集會,隆重舉行開國大典。毛主席宣讀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在國歌聲中,毛主席親自按動電鈕,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54 門禮炮齊鳴 28響。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已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進入了新民主主義社會,開始了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的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結束了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改變了舊中國四分五裂、戰亂頻繁的局面。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一個獨立、統一的新中國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的黨課學習內容就講到到這里,謝謝大家!

 2019 年 9 月 30 日

篇八:共產黨成立到新中國成立

共產黨成立到新中中國共產黨成立到新中國成立共奮斗了 哪幾個時期?前兩時期各出現了 什么錯誤?又各是在什么會議上糾正的使革命轉危為安?

 黨的活動1937.7---1949.4

 復習目標知識與能力:

 熟悉抗日戰爭、 解放戰爭時期黨的主要活動。過程與方法通過分析綜合過程與方法:

 通過分析綜合、 拔高題, 培養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理解中國共產黨根據斗爭實際領導人民取得斗爭的勝利, 認識只有共產黨, 才能救中國的道理。拔高

 抗日戰爭1、 1937年___月下旬, ___統一戰線建立。國共兩黨實現______合作。2、 1937年8月, 中共在___召開____會議 ,決定建立敵后抗日根據地, 第一塊___。3、 1937年9月, 抗戰以來的第一次大捷是____, 1940年, 抗戰以來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是_____, 領導人_____。4、 抗日戰爭最困難是____年到____年, 抗戰中心是_____, 中共中央所在地____。5、 1945年__月, 中共七大在____召開, 毛澤東作了 _______報告。

 解放戰爭6、 1945年___ 月, __談判, 毛澤東在____、____陪同下前往, 簽訂了 ___ , 又稱___。7、 1947、 6, ___、 ___大軍挺進____, 揭開了 戰略反攻序幕, 威脅國民黨的統治中心和____和____。8、 1947年, 中共召開___會議, 制定了 ___。9、 1948年__月到1949年_月進行了 三大戰役___、 _____、 _____。

 1949年__月 __日,戰役從江蘇___到江西___, 解放了 ____國民黨統治中國____年結束。10、 1949年 _月, 中共在河北__村, 召開__。

 “(1948. 11. 2)東北解放軍林彪、 羅榮桓打大虎山打大虎山遼沈戰役(1948. 9. 12--沈陽長春黑山、錦州塔山

 淮海戰役(1948. 11. 7 --1949. 1. 10)商丘徐州海州碾莊陳官莊陳官莊肢 各解敵人雙堆集蚌埠個擊破中原解放軍華東解放軍

 平津戰役(1948.11.29--1949.1.31)華北解放軍東北解放軍張家口新保安北平先打兩頭分割包圍后取中間1949年1月31日1949年1月31日傅作義塘沽天津先打兩頭

 1、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怎樣正式建立的?2、 解決抗日戰爭困難的措施。3中共“七大”3、 中共七大七屆二中全會內容和意義?4、 人民解放軍反攻、 決戰, 最后勝利的標志性事件及開始時間?5、 解放戰爭時期, 中共粉碎國民黨全面進攻、 重點進攻的?洛川會議、 洛川會議、

 材料一:

 會上決定動員一切力量爭取抗戰的 勝 利, 使已經發動的抗戰發展成為全民族的抗戰………回答1、 材料的“會” 指的是?

  會上確立的抗戰路線是?2、 相反, 國民黨采取的抗戰路線是?3、 國共兩黨實行不同抗戰路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有何作用?

 材料二 “發展經濟, 保障供給”——中共經濟工作方針“自己動手, 豐衣足食” ——毛澤東請回答:(1)

 上述方針和口號是在什么樣的歷史背景下提出的?(2)

 根據這一方針和口號, 展開了什么運 動? 哪個地方搞的最轟烈?(3)

 這一運動的作用?

 材料三:

 “在戰爭開始的八個月 里, 解放區軍民積極戰,殲滅敵人70多萬, 粉碎了國民黨的全面進攻。

 ……不久,粉碎了敵人的重點進攻 ”材料四毛澤東:

 “我們不但必須打敗蔣介石, 而且能夠打敗他。

 ”敗他。(1)

 材料三中的“粉碎了國民黨全面進攻” 時解放軍的主要作戰方法是什么?(2)

 材料三中“粉碎了敵人重點進攻” 時解放軍的主要戰術是什么?(3)

 材料四中毛澤東說能夠打敗蔣介石, 他憑借的是什么?解放區廣大人民的支持和解放軍的英勇善戰。主要作戰目標是什么?其中著名戰役是什么?

 鐘山風雨起蒼黃, 百萬雄獅過大江?;⒕猃埍P今勝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 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間正道是滄桑?;卮?、 這是毛澤東1949年5月 寫的一首七律。反應的是什么歷史時期?2、 “百萬雄獅過大江” 中的“大江” 指——,這條戰線總長——千米 , 東起——西至—— 。3、 如何理解“宜將剩勇追窮寇, 不可沽名學霸王”這句話?鼓足余勇追殲殘敵, 把革命進行到底

 11、 黨的歷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轉移。黨的歷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轉移2、 黨的歷史上四次轉折性會議及意義。

 3、 統一戰線是中共三大法寶之一, 是中共領導民主主義革命的經驗總結。

 回答: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在中共的努力下形成了 那幾次統一戰線?(時間、 名稱)(2)這些統一戰線形成的目的是什么? 結果如何? 對此你有何認識?認識:

 團結就是勝利。

 。

 。

 統一戰線是中國革命取得勝利得法寶。在中共的努力下形

 請結合近代100多年來中國人民不斷的請結合近代100多年來中國人民不斷的斗爭史, 談談中國共產黨取得抗日 戰爭、解放戰爭勝利說明了什么?而日 本、 國民黨失敗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 日本文部省最近審定通過了歪曲歷史美化侵華戰爭的初中歷史教1、 中國近代史上向中國發動次侵略戰爭科書, 遭到深受日本侵略之害的中國人民的強烈譴責,試以19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三例重大史實及重大危害揭露其罪行。發動了 哪兩次侵略戰爭?

 結果如何?為什么?

 1、 (2001年吉林省)為抗日 戰爭最后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勝利奠定了思想基礎的是A、 大生產運動C、 新文化運動2、 中共《抗日 救國十大綱領》 是在2、 中共《抗日 救國十大綱領》 是在A、 “八七會議”C、 瓦窯堡會議3、 中國共產黨取得偉大勝利的決定性因素是A、中共領導抗日 軍民英勇抗戰B、 蘇軍支持C、 美國原子彈B、 整風運動D、 “一.二九運動”B、 遵義會議D、 洛川會議D、 日 軍兵力不足

 4、 1945年8月, 在努力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中,毛澤東告誡全黨:

 “我們當了 人民的代表, 要代表好, 不要像陳獨秀。

 ” 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 要盡力爭取和平C、 國共合作不能再破裂 D、 要做好反革命的準備5、 粉碎國民黨的全面進攻是在(A、 中原解放區B、 山東解放區C、 上當地區D、 陜甘寧解放區6、 人民解放軍挺進大別山的戰略目標是(A、 奪取中原, 轉入戰略反攻B 、 殲滅南線國民黨軍隊主力C、 殲滅一切反動派, 解放全中國D、 配合東北戰場發動遼沈戰役)B、 盡力避免內戰))

 戰線粉碎洛川反攻反攻談判黨的活動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抗日解放七大困難兩戰七屆四戰

 一個世紀以來, 中國人民在前進的道路上經歷了 三次歷史性的巨大變化, 產生了 三位站在時代前列的偉大人物

 孫中山、 毛澤東、建立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 結束了 我國列的偉大人物:

 孫中山、 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請指出三次歷史性巨大變化的概況。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第一次是辛亥革命, 推翻了 清朝統治建立了 資產階級共和國。第二次是領導人民推翻了 三座大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第三次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后, 改革開放

 材料五惟目前各種重要問題, 均待與先生面商, 時機迫切。

 仍盼先生能與周恩來惠然偕臨, 則重要的問題方得迅速解決, 國家前途實利賴之。承派周恩來先后來渝洽商, 至為欣慰。-------蔣介石共商和平建國大計材料六鄙人亟愿與先生會見材料六鄙人亟愿與先生會見, 共商和平建國大計,俟飛機到, 恩來立即赴渝進謁, 弟亦準備隨即赴渝。——毛澤東材料五反映了什么事件 ?蔣介石這樣做的原因是什么?材料六中毛澤東等赴渝的原因是什么 ?你如何認識此時的毛澤東?

 謝謝!歡迎指導歡迎指導!歡迎交流 lwgenggm@163.com

篇九:共產黨成立到新中國成立

黨史

 展示成就

 開創未來

 -- 黨史新中國發展史宣講提綱

  從南湖紅船到八一槍聲,從井岡號角到長征壯歌,從抗日烽煙到建國大業,從改革春風到小康藍圖,98 年波瀾壯闊,98 年壯麗輝煌。這是一段百折不撓艱辛求索的偉大歷程。胸懷救國救民的崇高理想,肩負開天辟地的歷史重托,中國共產黨高擎馬克思主義真理的火炬,照亮黑暗的舊中國,點燃新中國黎明的曙光,指引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航程。98 年的偉大歷程向世人昭示: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帶領人民實現獨立、解放、幸福和富強。

 一、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簡介 下面,我們通過八個階段來回顧一下黨的歷史。

 1 1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 1921 — 1927 )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從 1840 年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中國人民為了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統治進行了英勇不屈的斗爭,但都相繼失敗了。隨著帝國主義的入侵和現代工業的發展,中國產生了無產階級,而且在不斷發展壯大,到 1919 年產業工人已經發展到 200 萬人左右。無產階級的產生和發展,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奠定了階級基礎。1917 年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使中國的先進分子找到了救國救民的真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礎。1919 年爆發的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準備。1920 年初,李大釗、陳獨秀等開始了建黨的探索和醞釀。4月,俄共(布)西伯利亞局派維經斯基等一行來華,了解中國情況,在北京會見了李大釗,后由李大釗介紹到上海會見陳獨秀,共同商談討論了建黨問題,促進了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從 5 月開始,陳獨秀邀約李漢俊、李達、俞秀松等人多次商談建黨的問題。8 月,陳獨秀在上海成立了中國共產黨的發起組。10 月,李大釗在北京建立了共產主義小組。接著,在湖南、湖北、山東、廣東等地相繼建立了共產主義小組,同時在法國和日本也由留學生中的先進分子組成了共產主義組織。各地共產主義小組建立以后,開展了多方面的革命活動。為了廣泛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統一建黨思想,1920年 9 月,上海發起組把《新青年》雜志(從八卷一號開始)改為黨的公開刊物;同年 11 月,又創辦了《共產黨》月刊,在全國主要城市秘密發行,這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黨刊。新青年出版社還翻譯出版了《共產黨宣言》、《國家與革命》等馬克思列寧主義經典著作,以及多種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通俗小冊子。各地共產主義小組又創辦了一批面向工人的通俗刊物,對工人進行階級意識的啟蒙教育。在此基礎上,

 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積極深入工人群眾,舉辦工人夜校,建立工會組織。各地還建立了社會主義青年團,發展了一批團員,青年團成為黨的有力助手和后備軍。1921 年 3 月,在俄共遠東局和共產國際的建議和支持下,召開了各共產主義小組的代表會議,發表了關于黨的宗旨和原則的宣言,并制定了臨時性的綱領,確立了黨的工作機構和工作計劃,表明了黨組織對社會主義青年團、工會、行會、文化教育團體和軍隊的態度。這次會議為黨的成立作了必要的準備。1921 年 6 月,共產國際派馬林等到上海,建議召開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正式成立中國共產黨。上海黨的發起組在李達的主持下進行了全國代表大會的籌備工作,并向各地黨的組織寫信發出通知,來自北京、漢口、廣州、長沙、濟南和日本的各地代表 7 月23 日全部到達上海。

 1921 年 7 月 23 日-31 日,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出席大會的有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當時,在法國的共產主義小組還沒有和國內取得聯系,所以沒有派代表出席)。推舉的代表共 12 人:湖南小組毛澤東、何叔衡,湖北小組董必武、陳潭秋,上海小組李達、李漢俊,北京小組劉仁靜、張國燾,濟南小組王盡美、鄧恩銘,廣州小組陳公博,日本東京小組周佛海。參加大會的還有陳獨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他們代表全國 50 多名黨員。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出席了會議。會議在召開過程中曾遭到帝國主義密探的干

 擾,最后一天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游船上舉行。大會討論了政治形勢、黨的基本任務、黨的組織原則和組織機構等問題,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和《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決議》。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中國共產黨創建于 20 世紀 20 年代初。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于 1921 年 7 月 23 日召開, 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中國共產黨破天荒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為中國人民指明了斗爭的目標;采取資產階級民主派沒有采取的依靠廣大群眾的革命方法,推動中國工人運動出現了第一個高潮,中國革命的面目為之一新。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影響和推動下,在國共合作的條件下,中國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1925 年的五卅運動標志著全國范圍的革命高潮的到來,為舉行討伐北洋軍閥的革命戰爭奠定了群眾基礎。北伐戰爭是在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口號下進行的;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同國民黨中的先進人士一起,在北伐軍中發揮了骨干作用。隨著北伐的勝利進軍,黨領導的工農運動迅猛發展,動搖了帝國主義、封建勢力在中國的統治基礎。在斗爭的關鍵時刻,由于大資產階級的叛變和共產黨內發生陳獨秀投降主義的錯誤,這次革命遭到了失敗。

 2、土地革命戰爭(1927—1937)

 1927 年革命失敗后,面對國民黨新軍閥的殘暴統治,中國共產黨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總方針。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逐步把黨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轉到農村,建立根據地,開辟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黨領導根據地人民建立革命武裝和工農政權,連續多次擊敗國民黨的軍事“圍剿”。

 在革命走向復興的時刻,黨內王明“左傾”教條主義的錯誤使黨再次受到嚴重損失。由于第五次反“圍剿”斗爭的失敗,紅軍被迫實行戰略轉移--長征。長征途中召開的遵義會議,糾正了黨內的“左”傾錯誤,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路線的領導地位,成為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標志著黨從幼年走向成熟。隨后,黨領導紅軍以異乎尋常的堅強毅力,戰勝敵人的圍追堵截和各種艱難險阻,取得了長征的偉大勝利。

 3 3 、抗日戰爭( 1937- - 1945 )

 1937 年 7 月,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全面的侵華戰爭。中國共產黨制定抗日救國的綱領,提出全面抗戰的路線和持久戰的戰略方針,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指明了道路。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及其他抗日人民武裝深入敵人后方,發動人民群眾,開辟敵后抗日根據地,建設抗日民主政權。根據地軍民逐步成為抗日戰爭中的中流砥柱。在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后,黨領導敵后軍民堅決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奮戰,并同

 國民黨頑固派的反共妥協逆流進行有理、有利、有節的斗爭。中國人民經過八年的艱苦奮斗,終于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并為國際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4 4 、解放戰爭( 1945- - 1949 )

 1946 年 6 月底,國民黨統治集團,悍然發動全面內戰。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挫敗國民黨的軍事進攻,并轉入戰略進攻。解放區開展土地改革運動,廣大農民踴躍支援前線。國民黨統治區掀起的以學生運動為先導的人民運動,成為配合人民解放戰爭的第二條路線。“中間路線”遭到破產,人民民主統一陣線更加鞏固和擴大。國民黨政府陷入了全民的包圍中。

 黨領導人民解放軍進行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消滅國民黨賴以維持其反動統治的主要軍事力量。黨的七屆二中全會為奪取全國勝利和建立新中國作了政治上、思想上的準備。人民解放軍渡江作戰,解放南京,宣告了國民黨反動統治的覆滅。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偉大的勝利。

 5、全面建設(1949-1966)

 1949 年 10 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站立起來了,中國歷史從此開始了新的紀元。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治愈戰爭創傷,調整舊中國的經濟結構,使整個國民經濟得到全面恢復和迅速發展。在黨的總路線指引下,我國

 大規模地開展了有計劃的經濟建設,在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基本上完成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奠定了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社會主義改造在中國消滅了剝削階級,建立了嶄新的社會主義制度,這是一個偉大的歷史性勝利。1956 年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為我國爾后的一切進步和發展奠定了基礎。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我國各方面建設事業的蓬勃發展。

 1956 年 9 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制定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正確路線。1957 年以后,黨的領導曾在階級斗爭和經濟建設速度問題上發生“左”的偏差,使社會發展主義建設事業遭到嚴重挫折,出現了三年經濟困難。黨采取措施糾正“左”的錯誤,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在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等各個方面進行大規模的政策調整。但是,經濟工作指導思想上的“左”傾錯誤并未得到徹底糾正,而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左”傾錯誤又有發展,終于導致了 1966 年 5 月“文化大革命”的發生。

 6 6 、文革時期( 19 66- - 1976 )

 “文化大革命”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我國國民經濟和各項事業雖然遭受巨大損失。但中國共產黨、人民政權、人民軍隊和整個社會的性質都沒

 有改變。黨終于依靠自身的力量,戰勝了林彪、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克服動亂,經受住了歷史的考驗,迎來了新時期。

 7、改革開放(1976-1990)

 1976 年 10 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的勝利,使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新時期的頭兩年,黨還沒有擺脫“左”傾錯誤的嚴重干擾,并提出了“兩個凡是”方針(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黨的工作出現了在徘徊中前進的局面。

 1978 年 12 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從根本上沖破長期“左”傾錯誤的嚴重束縛,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決定全黨工作重點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轉移。制定改革開放的總方針,實現了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轉折。在以鄧小平為核心的中共中央的領導下,在指導思想上和實際工作中堅決實行撥亂反正,逐步確立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和一系列方針、政策。黨的十二大制定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宏偉綱領。黨的十三大系統地闡明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通過總結經驗,黨初步找到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

 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指引

 下,我國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逐步改革和完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改革和完善教育體制和科技體制,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改革開放使我國經濟充滿生機,政治生活更加活躍,民族精神得到新的發揚,國民經濟迅速發展,綜合國力空前增強,各族人民生活顯著改善,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8 8 、新的時代( 1990- - 2012 )

 按照鄧小平同志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1997 年 7 月 1 日香港順利回歸祖國,1999 年 12 月 20 日澳門也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20 世紀末這兩項重大的歷史事件,充分證明了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中國已經逐漸強大起來的事實。世紀初舊中國的任人宰割、受盡屈辱已成歷史,逐步繁榮富強、民主昌盛的新中國,已成為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力量,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產生的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全面貫徹執行鄧小平所倡導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旗幟鮮明地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決進行治理整頓、深化改革、大力加強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進一步發展。

 十六屆一中全會后,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

 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并切實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經受住一系列重大挑戰和考驗,勝利完成“十五”、“十一五”規劃確定的各項主要目標和任務,改革發展穩定、治黨治國治軍、內政外交國防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取得新的顯著成效,譜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嶄新篇章。

 9、中國夢時代(2012 至今)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總攬戰略全局,把握發展大勢,觀國情、察世情、看黨情、抓發展、促改革。經濟建設上,提出主動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政治建設上,提出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優越性;文化建設上,提出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心聚力;社會建設上,提出改善民生和創新社會治理;生態文明建設上,提出推動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入思考和把握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方位,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立足當前放眼長遠,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氣魄全面深化改革,為治國理政注入不竭動力;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引領中國大踏步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為治國理政拓開宏闊格局;以“抓鐵有痕”的決心根治腐敗,以“偏向虎

 山行”的勇氣力促改革;以“能打仗、打勝仗”...

推薦訪問:共產黨成立到新中國成立 共產黨 新中國成立 成立

十九范文網 www.xkxeu.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十九范文網 版權所有

Top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亚洲日韩